第四百七十章 南下之议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六零:小军媳太彪悍啦、重生1977,我摊牌了,我是世界首富、折断他的羽翼(1v1,女强制爱,追妻火葬场)、荒古禁区传道百年,狠人来拜、奋斗在港片时代、修仙小魔头、盲盒开出微型世界、美漫位面交易器、惊鸿、季少的心尖宠
听到此言,再观其装束,门口守卫的士兵自然也是知道轻重。 当然,即便是知道轻重,也不会冒然将人送进去的。 而是立即就有人小跑着上前,然后相互印证了身份后。 这个挂着校尉武勋的军官就是陪同着这两个骑士朝内而去。 不用多久,这两个骑士就是亲手把一封信件交给了大都府常务司司长钱进。 钱进先是拿出留底的印章对比了一些,确认这是来自第一上直卫亲军的信件后,才是拆了开来。 拆开后他并没有着急着看内容,而是看了一番字迹以及信件尾部的印章,真正确认了这是李大虎亲自手书的信件后,才是认真看起了信件的内容。 而这一看,他脸上立即就是浮现了狂喜之色,而这种狂喜之色是之前他接到钱进在李家码头打败明军时都没有出现过的。 旁边的一个作战参谋有些好奇:“大人,莫非南边又传来了好消息?” 钱进当即朗声道:“海州大捷啊,李将军传来捷报,南下大军已经攻克海州城,并且还尽数歼灭了城内伪明贼军!” “本官要立即进攻向大王汇报这个大捷报!” 言罢,钱进就是迫不及待的带着李大虎的亲书捷报出门,然后直奔隔壁不远的王府,也就是原青州府府衙去面圣去了。 钱进因为心情好,走路的速度也比较快,路上遇到人的是都是面带笑容的,有人问他怎么这么高兴,他也只是微笑不语。 虽然说海州捷报这事不用多久就会流传开来,但是他还是希望让大王首先知道。 到了王宫之后,他请求面见大王。 不过因为来的早了些,大王这会儿尚未工作。 所以他也只能让军机处的人抓紧时间去通报,自己则耐心的等了起来。 反正这是捷报,又不是什么坏事,等一等也无妨,并不会耽误什么事。 等候大王到来的时候,钱进也是在脑海里盘算着,这一次拿下了海州,而且之前也已经在金城击溃了明军一万两千大军,短期内淮安府那边已经是彻底处于己方的掌控之下了。 同时,南下军团的偏师,在淮安府进军也异常顺利,沿着李大虎设定的路线不断的进军,如今打了半个淮安府之后,部队不仅仅没有减少,听说还扩编了不少。 不过也只能如此了,因为在往西便是凤阳府,那是老朱家的龙兴之地,有重兵把守,不是那么容易拿下来的。 不过整体来看,大乾这一招力劈华山,确实将淮安府打的不轻。 此外,鉴于西进军团进展顺利,大明龟缩不出,大都督府已经下令,从西进军团中,调出部队精锐兵力,南下进入徐州。 虽说派遣的兵力不算特别多,但是徐州没有多少正规军,大明也没有料到大乾会猛然挥师进入徐州,再加上大乾的军队,进入徐州之后,采取了跟南下军团一样的策略,就地招募,补充了不少兵力,到时候拿下徐州也不是什么难事。 综上所述,大乾已经完全有实力,在近期彻底攻占南直隶所属的淮安府,并形成有效的战略纵深。 而这个时候,大王南下也就顺理成章了。 大乾的高层官员,心里都清楚。 南下战略并不仅仅是队伍的南下,开辟大乾的疆土,而是将大乾的政治、工业、军事中心一起向南迁徙。 这样可以远离大明京师这个危险之地。 也可以有效预防大明的反扑。 早在大军南下淮安府之前,大乾王朝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迁徙到淮安府了。 李大虎的大军还没有攻克淮安府,内阁各部以及大都督府各司,都已经是派遣了大量官员南下,尤其是兵部的募兵司、工部的作坊以及大都督府的军械司、训练司等机构,其一把手大多都已经是淮安府那边了,就算不是一把手,二把手肯定也是在那边的。 哪怕是礼部、礼部等部门,基本上也都有侍郎级别的人先到了海州办公。 他们的任务一方面即是为了支援南下大军作战,而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迎接王驾,而更重要的是先一步开展工作。 比如说工部那边,为了能够在进入淮安府城后第一时间就能够建立起来大规模的作坊,早就已经是在高桥镇那边展开了筹备事宜,并开始招募工人进行基础的培训。 一旦拿下海州,这些前期进入海州的官员们就会第一时间入驻海州城,为大王南下打前站! 在后期,南下扬州府之前,亦或是金陵之前,海州将会成为大乾王朝这个新生政权的政治、军事、工业、商业中心。 即便是后续,拿下了淮安府,大乾也不会轻易转移。 因为大乾认为海州府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他将作为大乾未来发展的重要一环使用。 并且海州的北边就是青州府、莱州府等大乾王朝的起家之地,也是不能轻易放弃的。 到时候,海州将会是连接山东、淮安府的一个重要中转站,战略地位依旧非常的重要。 哪怕是,退一步说,万一大明的官兵打进了山东。 而己方因为战略重心南下,导致山东那边军事力量不足,从而丢失了青州府、莱州府的话,这海州就会成为抵抗明军南下的重要战略支撑点了。 同时海州因为水系极其发达,水路交通便捷,因此在此地发展工业和商业也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要不然的话,大乾王朝也不会急匆匆的想要南下海州,并准备在此地建立大量作坊了。 那是因为有这个需求。 时间一晃,楚行已经带领队伍,与大明对抗了三年了。 虽然说,之前一直在大山里兜兜转转,但是大乾以极高的热血精神,一直在跟大明战斗,从未胆怯过一分一毫。 待正式建国之后,大乾便开始迅速崛起。 大乾王朝陆续攻克安丘县、青州府、莱州府,然后最近两个月是以秋风扫落叶的姿态横扫山东中部、东部地区。 目前山东那边只剩下西部以及济南府城在明军手里。 但是山东西部那是因为大乾王师行军的速度没这么快,暂时还没有去到而已。 而济南府的话,同时也是巡抚衙门所在之地,虽然已经死了一个巡抚孙元化,但是余大成还在。 还在拼命的囤积兵力,准备死守济南府。 大乾的虎狼之师,彻彻底底震慑住了余大成,使其不得不改变作战计划,不敢盲目与大乾对抗。 不过大乾西进军团的实力还不够强,眼下拿不下来大军云集的济南府。 到了现在,大乾王朝实际上已经走上了不进则退的道路,如同逆水行舟一样,这不继续扩张下去,就会被明王朝汇集兵力围剿镇压。 不管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还是从自保来说,大乾王朝的扩张之路是不可能停下的。 而目前来说,大乾王朝的扩张之路就是南下! 如今海州城既然已经拿下,钱进猜测,恐怕短期内大王就会正式南下了! 钱进猜的没有错,楚行听到了海州捷报的消息后,刚用完早餐就是出来接见了钱进,不过也没有和钱进多说。 因为这个时候,楚行已经传下了圣旨,要召开驾前战略会议,诏令内阁各部尚书、大都督府各司司长,在青州府的千户以上军官都要参加这个会议。 在这个御前战略会议上,不用楚行多说,已经是得到海州大捷消息的文武官员在会议刚开始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了迁移到淮安府城的事! 赛八仙更是把南下淮安府一通猛吹,听他的口气,彷佛不搬迁到海州,这大乾王朝就要亡了一样。 没错,在赛八仙心里还真是这么想的! 如今大乾王朝的主力大军都是在淮安府那边。 这大军,而且还是主力大军长期在外,哪怕是大王信任李大虎等一群将领们,但是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啊! 以前的赛八仙还会担心楚行王驾亲征呢,但是现在,他是恨不得楚行早一天南下淮安府,然后把军队重新牢牢的抓在手里。 王驾要南下,这是大家早就知道的事了,而且也都是认同的,所以这事根本就没有人提出什么反对的意见,唯一的分歧就是该如何搬迁。 人员走简单,但是青州府里的各种作坊要不要一起搬迁?搬迁了后,停工所造成的军械产量缩减怎么办? 还有青州府东边儿的登州府那边儿,虽然说那边儿有耿精忠、尚可喜叛乱,楚行暂时没有发兵围剿他们,他们也没有跟楚行动手的意图。 可是有消息传来说,朝廷有意重新招降他们。 在未来,这群叛逆很有可能重新回归大明的怀抱,西进莱州府、青州府。 这种情况下,这青州府是不是要留下一部分兵力防守?如果不派兵的话,这青州府的诸多作坊怎么保护?那岂不是要被明军一锅端了啊! 但是如果留下兵力的话,兵力少了不行,兵力多了的话,肯定是会影响后续南下战略啊。 这以后打淮安府,打扬州府,单单靠现有的南下部队是有些够呛的。 淮安府城,可不是海州城这样的小扒菜,那是大明重要的城镇。 而且明军兵力众多,连城墙也是高大无比,打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南下的话,王驾肯定是会带上一部分部队的,尤其是由第五卫和第六卫合并而成的第三上直卫亲军,这个上直卫亲军一直都是待在青州府、莱州府两地,众人早就知道,大王去那里,这个上直卫亲军肯定也是会跟到那里的。 大王都南下了,这个上直卫亲军肯定不会留在青州府以及莱州府的,然而这个上直卫亲军走了后,第一骑兵大队、第一炮兵大队、第一辎重卫肯定也是会走的,更加不要说虎贲卫这支部队了,如此的话整个山东就只剩下一个第二上直卫亲军这个正规军了。 然后还有第一守御卫所以及第二守御卫所。 靠这么兵力要攻克济南府,要弹压偌大的山东,还要防备顺天府和北直隶等地的明军,说力不从心都是轻的。 诸多的分歧让众人有些吵闹,而这种时候,楚行一般都是稳坐钓鱼台,不会轻易下场参与臣子们的讨论。 不过现在这些文武官员们的素质也是慢慢的提升,哪怕是赛八仙这个算命先生,当了这么久的内阁首辅后,已经是越来越像一个合格的官员了。 这处理事情的手段也是相当的老辣,他也是和楚行一样没有轻易表态,而是让军方以及内阁的官员们进行持续争吵,而他自己则是不断的和稀泥。 最后,文武官员们商议出来了一条不算办法的办法! 这青州府的作坊不能全部搬走,但是也不能全部留下! 工部要把青州府里的部分工匠们以及部分熟练工人迁移到海州去,剩下的工匠们则是继续在青州府生产武器。 并且在后期进行第二次的搬迁,至于第二次搬迁要到那里去? 济南! 济南好歹是山东的省府呢,而且未来大乾王朝肯定是要继续向西和向北进军的。 在山东地区,肯定需要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军械生产基地的。 毕竟这是古代,总不能横跨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运输弹药吧,那样会把后勤部门给愁死的。 总之到最后,这青州府的作坊肯定是要搬走的。 没办法,谁让眼下青州府要啥没啥,实在是不适合发展工业呢! 而在青州府彻底搬走各种作坊之前,军方也会派遣部分兵力保护这些部队! zWWx.org渤海郡公的明末大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