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1
自从结婚搬离学校附近社区以后,我和学校里那帮朋友的见面机会就少了好多。孙云亮一门心思攻读他的博士学位,钱启钧则听说还在跟教授胡搅蛮缠地放他拿个硕士学位去找工作。这两只活宝倒是经常在周末晚饭时间就惦念起我的糖醋小排和红烧鱼来,然后一通电话一路开着车到我家来混吃的,有时也把刘佩佩和李晓彤顺路捎带上。最近我要了各人的地址准备寄婚礼请帖过去,他们几个人便商量着合买了一个微波炉和吸尘器,特意送到我们的新住处来。刘佩佩一进门,连鞋都来不及脱就直冲进来,跳到客厅当中大口地喘着气,“哎呀,姐,热死我了,有冰水没有?”我赶紧到厨房去给她弄冰水,一边递过去一边纳闷地问,“不过就是从楼下走上来,才两层楼,至于热成这样么?你没事吧?”她一跺脚,“别提了!本来我好好的,跟着钱启钧的车一路过来,没事都要有事了!”这话说的我一点儿摸不着头脑,只好转头去看孙云亮和钱启钧。只见他俩一个傻笑,一个眼睛直往别处溜。刘佩佩一指后者,下巴一仰,“钱启钧,你自己说!”钱启钧直接被指名道姓,没法再继续装糊涂下去,只好两手一摊,“哎,我那个老爷车,一打空调,速度就上不去,这开开窗吹吹自然风也挺好的。”“自然风?”刘佩佩气得眼眶都红了,“这么热的天,一路上每辆车都打着空调朝外排热气,全部飘进我们开着的车窗里来!你管这叫自然?切!不就是舍不得那几个汽油费么?”我一看这架势,只好上去打圆场,“钱启钧,你是不应该哦,女孩子面前也好这么小气的?再说了,这天挺热的,二十分钟不打空调这样开过来,的确够受的,你回去的路上还是把空调开一开吧。”Henry在一旁好奇地看着我们一群人又笑又闹的,不知出了什么事。我就过去细细地讲给他听。完了他若有所思地瞅瞅面前横眉竖眼的两个人,说,“这个嘛,刘佩佩,人家钱启钧也不是你什么人,没义务将就你。他不舍得开空调,回去的路上你就给他五美金,足够这一趟再加上下一趟空调费了,随便开!”大家哄笑起来,钱启钧也不好意思地摇着头,嘴里嘀咕着,“我也不是要跟她算钱,开就开嘛....”我在厨房里忙活的当口,孙云亮悄悄的蹭进来。我一看他那脸色,就知道有事。一边切菜一边随口问,“怎么了?”他抓抓头,“我觉得Henry挺不错哦!”这么没头没脑的一句,我心下觉着奇怪,也不去搭腔,静候下文。他犹豫了一下,终于问,“有个问题,你是怎么确定Henry是你愿意与之结婚的那个人的?”我略微想了下,答道,“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你最好不要绕圈子,想问什么就直接问!”“嗯....就是....如果我想给别人一个承诺,但是又生怕自己要为此做许多改变去适应对方,怎么办?”我深吸了一口气,轻声问,“你是指李晓彤?”他点点头。我又问,“要听实话?”他再点头。“好,我一直拿你当弟弟,就实话实说了。”我的目光落在窗外的树枝上。夏天的日长,六点多了外面的天色还亮堂得很,阳光穿过树梢,晃眼地在玻璃窗前闪烁。我回忆起大学时代的我,在DET工作的我,来美国以后的我,那些我爱过的,和爱过我的人。我又想起陈咏歆和沈立东,他们过往的甜蜜,和到美国来以后的反目成仇。都是应该在记忆中逐渐模糊的事情了,却是那样清晰地一幕幕从眼前闪过,一如昨日。往事未必如烟......回过头来,我看着孙云亮,轻柔而坚定地说,“如果你有这层顾虑,那只说明一件事,这不是那个正确的人。相信我,人性是软弱的,多磨的一定不是什么好事。真正适合你的那个人,必定是水到渠成,到那时候,你会在心里明确无误地知道。”孙云亮的脸上显出极为迷惑的神色,“我追李晓彤很久了,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很喜欢她的。她和那个音乐家分手的时候,我为她感到不值。私底下却有些庆幸,我总算有机会了。可我们正式来往了这一阵子,我却渐渐觉得,很多事情上我必须去迁就她。”“你看,这就是问题。”我用力点点头,“爱应该是平等的。两个人在一起,是分享生活的快乐和喜悦,而不是一个人迁就另一个人的概念。事情很简单,要么是那个能和你分享的人,要么不是。要求你因为爱一个人而做出相应的改变,是完全不公平的。”“你说的有道理,你知道,我一直觉得男生理应迁就女生,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我摇摇头,“你看,这世上有多少情侣,当初爱得要死要活的,最后都弄到惨淡收场,恨不能此生不复相见。更别提从头就要迁就才能维持的一段关系了。老实说,一样是输,前者还落了个心甘情愿,至少彼此真心爱过,愿赌服输。后者呢,本就心不甘情不愿,再全盘皆输,那还不得怄死?”孙云亮长长地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但是那个合适的人,要到几时才会出现呢?”我的视线穿过客厅,落在正和我的朋友们说说笑笑的Henry身上。突然觉得,这么多年的礼佛,到底没有白费工夫。下次回国的时候,一定要到庙里去好好地烧柱香。一头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婚礼,另一头我在社区大学选修的英语作文课也实在要把人逼得发疯。我之前一直以为,不过是个社区大学而已,都是考不进州立的学生去的地方,念起来能有多难?一去才吓了一跳,课程的难度固然不及M大,当年念GRE时更是白天上班晚上再加班加点的读书,理应早已习惯,但是美国学校,尤其是文科的量和作业量的要求,犹比理工科更甚。每周一篇至少五页作文的工作量不说,我们从分析写到影评,从对社区政策的建议到对总统大选辩论的观后感,各种题材涉猎之广,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思维意识的培养,令我深感震惊。而且,和以往在中国作文要求提倡浩然正气的鲜明风格大不相同,这里的很多命题,根本没有对错。只是需要你有个想法,然后去印证它,完全看作者自己能不能把话圆过来去说服读者。看似简单的